拆除了戶外廣告牌子我們以后賣什么
瀏覽量:發表時間:2019-08-10【小中大】
羅素·克勞演的好萊塢經典影片《角斗士》好看,場面是足球籃球的鼻祖,而戶外廣告,就誕生于古羅馬的角斗場,已有2600多年歷史。
古羅馬奴隸牲口不如,有聲音有圖像,但是玩物和勞動力,奴隸主閑得蛋疼,總要搞娛樂,且玩刺激的,要看奴隸和野獸廝殺,需要氣氛,就需要表演預告,廣告牌就這樣血腥誕生了。
戶外廣告是最早的媒體形式,扯虎皮拉大旗,就是戶外廣告,只是沒商業價值,戶外廣告發展,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,主要形式是大牌、公交、墻體,
隨著交通和城市發展,機場、高鐵、LED、電梯等,誕生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媒體公司。
行業都一樣,都會從供不應求到供過于求,再到優者存,戶外廣告走到如今,資源已嚴重過剩,市場在考驗人和公司,會有大量公司倒閉,也會淘汰大批從業人員。
2018年底,廣告人558萬,戶外公司20萬家,戶外人210萬,占37.63%,這是不正常的。
靠人海戰術的行業,永遠是低端產業,前期合理,中期煎熬,后期會暴雷,這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脈絡,不能總處在靠勞動力階段,
戶外廣告滯后了,各大媒體除硬件技術升級外,廣告人的升級基本沒有,打單仍靠人去磨,只能賣資源,不能賣智慧和想法的死穴,徹底制約了戶外廣告人的腦袋。
戶外廣告能賣智慧和想法嗎?是不是越油條越暗箱,越吃香?現實給了肯定。
2018年戶外廣告1732.8億,占比21.68%,210萬人均創造價值為8.25萬元,20萬家公司均創造價值為86.7萬,是收入,不是利潤,
按純利20%算,個人創造1.65萬元,公司17.34萬元,戶外廣告公司多如牛毛,210萬人,完全過了行業紅線,很多人力浪費了。
從社會層面,好像是解決了看似的就業,其實絕大部分處在失業邊緣,三分飽,七分在焦慮和不安,毫無職業安全感。
2019年廣告難做,80%的戶外廣告人,被拋在了做與不做的糾結中,做,客戶說現金為王,沒錢投廣告,不做,很多客戶花了時間精力,不甘心放棄,在微弱底薪下,等命運的錦鯉。
2019年一季度,地鐵、機場、火車站、公交候車亭、樓宇液晶、電子屏,平均負增長12.67%,上刊率60%,這個跌幅很大,尤其電子屏和候車亭,跌幅超過15%。
福建晉江很多服飾企業,基本沒錢投廣告了,二線白酒收縮戰線,戶外廣告以本地為主,曾經在機場媒體風光的客戶,如探路者快死了,
汽車客戶需要墊款,國產汽車投廣告不是為了品牌,更多是為拿國家補貼,長豐獵豹停產了,江淮處在生死路口。
分眾傳媒市值只有700億,梯媒在洗牌,晶茂媒體破產了,高鐵和公交媒體的上刊率低于60%,郁金香已不見蹤影,機場媒體像奢侈品。
客戶的錢在減少,戶外媒體資源在增多,就像孔明燈,火越來越小了,但飄的越來越高,這種懸空的局面驚心肉跳,戶外廣告要拆了。
從去年開始,拆戶外廣告成為傳媒圈的熱點和痛點,沒拆的歡喜,拆的痛哭。
2018年7月,徐州整治6.3萬處戶外廣告牌,面積逾45萬平方米;濰坊市清理櫥窗廣告5125處;武漢市全面拆除樓頂大型戶外廣告和招牌,而北京到處是天際線。
2019年拆的更深入,更堅決,包括地標廣告,烏蘭察布集寧市拆除廣告牌近500塊;山東臨沂拆除大型戶外廣告614處;
石家莊拆除廣告67處共204塊;福建長汀正在展開戶外廣告整治運動;上海外灘的LED也不亮了,還有很多。
無數戶外廣告人在滴血,這哪里拆的是牌子,拆的是生活和夢想。
有人抱怨,有人想不通,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,誰都不想別人在自己頭上動利益,
但依據數據冷靜思考,拆戶外廣告,未必是壞事,也許會拆出個規范、理性、更加強大的戶外行業,因任何行業,都會經歷陣痛和圖騰,洗牌洗人是必然。
政府拆牌子更多是規范城市,戶外廣告人需從行業規律角度思考,這么多人和資源,搞了這么點收入,客戶預算如水滴,潤不了這么多土地。
與其要死不活,不如短痛,回歸到廣告的本質上來,廣告不是靠資源支撐的行業,靠創意、智慧和創造力,廣告是創意產業。
政府拆戶外廣告是對的,如真是人才,就不應該依賴牌子吃飯,就該靠創意,如是渾水摸魚,就希望靠資源,
戶外廣告人才,不能再在酒桌上,讓本來優秀的腦袋生銹,倒逼一些優秀者,把聰明轉移到客戶的創意、品牌、調性上來,這不好嗎?
靠酒,靠關系,靠亂七八糟的手段搞客戶,這已跟不上時代,尤其傳媒業,而戶外廣告這個特性最明顯,一年創造1732.8億,抵不上農民工。
廣告屬于年輕和思維活躍的人,經驗和資歷不適合這行業,需要跳躍思維。
中國文化是寧為雞頭不為牛后,立塊牌子就是個公司,然后幾個人就是老大,有關系在好的地段樹牌,就像樹了豐碑樣牛逼,
各城市螞蟻戶外公司到處是,沒啥管理,沒啥廣告知識,唯一能力,就是搞好政府關系,聯合一些職能部門,一起弄客戶和分成,小日子不錯。
這不利于戶外廣告業發展的,幾個頭部戶外媒體公司做的好,但因小公司太多,這些大媒體公司也艱難,因再牛逼的公司,根本不是地頭蛇的對手,搞得很多客戶資源分散,投下去的費用,根本達不到傳播效果。
廣告的根本是為塑造品牌,戶外媒體集團化是必然趨勢,戶外廣告人聚焦和系統化,是未來必走之路,行業人才水平,決定行業貧和富,決定行業高度。
維持現狀賭運氣的搞客戶,永遠不是常態,拆掉些垃圾資源和淘汰一些人,可讓客戶和更好的資源回血,包括人的回血,
只有當客戶的每一分錢精準時,客戶才能有更多收入,客戶沒收入,所有牌子都不會翻,都是擺設,廣告人只會看著漂亮的位置焦急。
有人說廣告業558萬人,其實只需50萬就可以了,戶外廣告20萬人就夠了,不無道理,
人是唯一財富,20萬可干好的事,為啥要用200萬人?釋放那180萬,也許可創造更大財富,轉型是痛苦的,不轉更痛苦。
廣告淪為勞動力密集型產業,是從敞開行業大門開始的,但市場永遠是向前的,戶外廣告不僅面臨其他媒體挑戰,更多是面臨觀念和思維的挑戰
古羅馬奴隸牲口不如,有聲音有圖像,但是玩物和勞動力,奴隸主閑得蛋疼,總要搞娛樂,且玩刺激的,要看奴隸和野獸廝殺,需要氣氛,就需要表演預告,廣告牌就這樣血腥誕生了。
戶外廣告是最早的媒體形式,扯虎皮拉大旗,就是戶外廣告,只是沒商業價值,戶外廣告發展,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,主要形式是大牌、公交、墻體,
隨著交通和城市發展,機場、高鐵、LED、電梯等,誕生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媒體公司。
行業都一樣,都會從供不應求到供過于求,再到優者存,戶外廣告走到如今,資源已嚴重過剩,市場在考驗人和公司,會有大量公司倒閉,也會淘汰大批從業人員。
2018年底,廣告人558萬,戶外公司20萬家,戶外人210萬,占37.63%,這是不正常的。
靠人海戰術的行業,永遠是低端產業,前期合理,中期煎熬,后期會暴雷,這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脈絡,不能總處在靠勞動力階段,
戶外廣告滯后了,各大媒體除硬件技術升級外,廣告人的升級基本沒有,打單仍靠人去磨,只能賣資源,不能賣智慧和想法的死穴,徹底制約了戶外廣告人的腦袋。
戶外廣告能賣智慧和想法嗎?是不是越油條越暗箱,越吃香?現實給了肯定。
2018年戶外廣告1732.8億,占比21.68%,210萬人均創造價值為8.25萬元,20萬家公司均創造價值為86.7萬,是收入,不是利潤,
按純利20%算,個人創造1.65萬元,公司17.34萬元,戶外廣告公司多如牛毛,210萬人,完全過了行業紅線,很多人力浪費了。
從社會層面,好像是解決了看似的就業,其實絕大部分處在失業邊緣,三分飽,七分在焦慮和不安,毫無職業安全感。
2019年廣告難做,80%的戶外廣告人,被拋在了做與不做的糾結中,做,客戶說現金為王,沒錢投廣告,不做,很多客戶花了時間精力,不甘心放棄,在微弱底薪下,等命運的錦鯉。
2019年一季度,地鐵、機場、火車站、公交候車亭、樓宇液晶、電子屏,平均負增長12.67%,上刊率60%,這個跌幅很大,尤其電子屏和候車亭,跌幅超過15%。
福建晉江很多服飾企業,基本沒錢投廣告了,二線白酒收縮戰線,戶外廣告以本地為主,曾經在機場媒體風光的客戶,如探路者快死了,
汽車客戶需要墊款,國產汽車投廣告不是為了品牌,更多是為拿國家補貼,長豐獵豹停產了,江淮處在生死路口。
分眾傳媒市值只有700億,梯媒在洗牌,晶茂媒體破產了,高鐵和公交媒體的上刊率低于60%,郁金香已不見蹤影,機場媒體像奢侈品。
客戶的錢在減少,戶外媒體資源在增多,就像孔明燈,火越來越小了,但飄的越來越高,這種懸空的局面驚心肉跳,戶外廣告要拆了。
從去年開始,拆戶外廣告成為傳媒圈的熱點和痛點,沒拆的歡喜,拆的痛哭。
2018年7月,徐州整治6.3萬處戶外廣告牌,面積逾45萬平方米;濰坊市清理櫥窗廣告5125處;武漢市全面拆除樓頂大型戶外廣告和招牌,而北京到處是天際線。
2019年拆的更深入,更堅決,包括地標廣告,烏蘭察布集寧市拆除廣告牌近500塊;山東臨沂拆除大型戶外廣告614處;
石家莊拆除廣告67處共204塊;福建長汀正在展開戶外廣告整治運動;上海外灘的LED也不亮了,還有很多。
無數戶外廣告人在滴血,這哪里拆的是牌子,拆的是生活和夢想。
有人抱怨,有人想不通,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,誰都不想別人在自己頭上動利益,
但依據數據冷靜思考,拆戶外廣告,未必是壞事,也許會拆出個規范、理性、更加強大的戶外行業,因任何行業,都會經歷陣痛和圖騰,洗牌洗人是必然。
政府拆牌子更多是規范城市,戶外廣告人需從行業規律角度思考,這么多人和資源,搞了這么點收入,客戶預算如水滴,潤不了這么多土地。
與其要死不活,不如短痛,回歸到廣告的本質上來,廣告不是靠資源支撐的行業,靠創意、智慧和創造力,廣告是創意產業。
政府拆戶外廣告是對的,如真是人才,就不應該依賴牌子吃飯,就該靠創意,如是渾水摸魚,就希望靠資源,
戶外廣告人才,不能再在酒桌上,讓本來優秀的腦袋生銹,倒逼一些優秀者,把聰明轉移到客戶的創意、品牌、調性上來,這不好嗎?
靠酒,靠關系,靠亂七八糟的手段搞客戶,這已跟不上時代,尤其傳媒業,而戶外廣告這個特性最明顯,一年創造1732.8億,抵不上農民工。
廣告屬于年輕和思維活躍的人,經驗和資歷不適合這行業,需要跳躍思維。
中國文化是寧為雞頭不為牛后,立塊牌子就是個公司,然后幾個人就是老大,有關系在好的地段樹牌,就像樹了豐碑樣牛逼,
各城市螞蟻戶外公司到處是,沒啥管理,沒啥廣告知識,唯一能力,就是搞好政府關系,聯合一些職能部門,一起弄客戶和分成,小日子不錯。
這不利于戶外廣告業發展的,幾個頭部戶外媒體公司做的好,但因小公司太多,這些大媒體公司也艱難,因再牛逼的公司,根本不是地頭蛇的對手,搞得很多客戶資源分散,投下去的費用,根本達不到傳播效果。
廣告的根本是為塑造品牌,戶外媒體集團化是必然趨勢,戶外廣告人聚焦和系統化,是未來必走之路,行業人才水平,決定行業貧和富,決定行業高度。
維持現狀賭運氣的搞客戶,永遠不是常態,拆掉些垃圾資源和淘汰一些人,可讓客戶和更好的資源回血,包括人的回血,
只有當客戶的每一分錢精準時,客戶才能有更多收入,客戶沒收入,所有牌子都不會翻,都是擺設,廣告人只會看著漂亮的位置焦急。
有人說廣告業558萬人,其實只需50萬就可以了,戶外廣告20萬人就夠了,不無道理,
人是唯一財富,20萬可干好的事,為啥要用200萬人?釋放那180萬,也許可創造更大財富,轉型是痛苦的,不轉更痛苦。
廣告淪為勞動力密集型產業,是從敞開行業大門開始的,但市場永遠是向前的,戶外廣告不僅面臨其他媒體挑戰,更多是面臨觀念和思維的挑戰